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熊梓帥 佘星晨)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安全的守護者。一場面向教師的法治培訓,能讓這份守護更專業(yè)、更有力。為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切實提升教師隊伍對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認知水平與執(zhí)行能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9 月 23 日,張家界市人民檢察院應張家界市教育局邀請,為全市教育系統青年體育教師帶來一場聚焦未成年人保護的專題法治講座。
“教師是發(fā)現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重要關口?!? 講座伊始,檢察人員佘星晨開宗明義,直接點出教師群體在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中的關鍵地位,隨后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為核心,展開詳細解析。為讓老師們能將法律知識轉化為實際保護行動,佘星晨結合 “不良行為與嚴重不良行為如何界定、如何處理” 等教學場景中可能遇到的真實案例,深入講解相關法律的具體應用場景與操作方法,為學校和教師提供了清晰指引。她還特別倡導 “教育需要溫度,也需要尺度”,建議教師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建立以尊重為前提的班級規(guī)則,讓法治保護與教育關懷相輔相成。
講座互動環(huán)節(jié),一位青年教師提出了困擾已久的問題:“當我發(fā)現學生身上有不明傷痕時,應該怎么做?” 針對這一貼近教學實際的疑問,佘星晨通過數個典型案例,系統講解了強制報告制度的核心內容 —— 哪些情況屬于必須報告的情形、哪些主體負有報告義務、應當向哪個部門報告、不履行報告義務會承擔怎樣的責任。她強調,強制報告制度是保護未成年人的一道重要 “防火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這道防線上不可或缺的 “哨兵”;及時發(fā)現、主動報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線索,不僅是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更是師德的直接體現,也是守護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一環(huán)。同時,她建議學校建立暢通、保密的內部報告機制,消除教師的報告顧慮,為教師履行報告義務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保障。
這堂專題法治課,不僅是一次法律知識的普及,更是一場責任意識的喚醒。參會教師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培訓,他們對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邊界與力度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對強制報告制度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流程有了更準確的把握;未來將盡快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日常工作中當好未成年人成長路上的法治 “引路人”,用心吹響未成年人保護的安全 “守護哨”,為孩子們的陽光成長筑牢堅實防線。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